当然是可以的。实际上有不少家长的英语水平不错的。一些家长大学毕业,本来就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。
但是家长自己给孩子辅导英语,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。这个需要进行专门的理论学习;光有理论还不行,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提高教学水平。
家长最好学习一下教育心理学、发展心理学、教育学、二语习得、比较语言学。
还要把英语语法自己梳理清楚。
以上是基础。
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印证教学理论,改进
如果不能认真做到上面几点,那么教学效果不会好,会事倍功半,浪费孩子时间。
2017年,我在深圳沙井海上田园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做老师时,就碰到一件事。
那天下午,学习顾问通知我到前台去接待一个家长,说是有一个初三的孩子需要补习英语。我过去一看,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一个孩子坐在一张圆桌边。学习顾问带我过去。我们打个招呼后就聊起来。家长说孩子英文成绩不好,今年参加中考,想提升一下。简单的聊了几句,我就找了一份深圳市英语中考模拟试卷过来给孩子做一下,看他到底哪些地方有缺陷。
结果非常有意思,孩子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很多不会做。孩子老爸在边上看着孩子做,看到孩子做不出来。于是孩子老爸跟我说,“老师,我做一下你看看我做的对不对?”
这个要求我还是第一次听说。我就答应了。于是这个中年男人就开始做起来。他一边做一边问我,“这个题目选A,对不对?”, “这个题目选B对不对?”,“这个题目选C对不对?”
他在做题,我在一边看着,嗨,全都对。
于是家长把阅读理解题目全部做完后,就找了个借口,说回去做做儿子的思想工作,起身带着孩子走了。再也没有返回来过。
这个家长的认知大概是:这些题目我自己能做,所以我回去自己教孩子得了。
我不禁想起我当年第一次教英语的情况。
那时排课的同事跟我说,“周老师,明天有两个高一的学生要上英语课,要记得备课哦。”
我当时想:“给高一的孩子上课,我还需要备课?”
我也确实没要备课,第二天就给孩子上课。
结果课堂上遇到大问题。学生提问,啥是主语?啥是谓语?啥是宾语?我居然忘记了这些语法术语的定义。
因为从大学毕业那么久了,长期做翻译和外贸,看得懂信函和资料就够了,谁还会分析句子结构和成分呢?
然而,做老师,如果连句子结构理论都讲不清楚,你怎么能让学生分析、理解长难句呢?
我记得当时讲课的时候,自己努力讲明白,但是学生始终听不明白。2 个小时痛苦地过去了。
下课后我赶紧去书店买了语法书来温习。
然而,即使看了语法书,讲课的时候还是没能让学生听明白。
在讲宾语的时候,学生问了一个句子:
The boy killed a bird.
按照语法书上的说法,这个句子中的 a bird 是宾语。
那宾语究竟啥意思?为啥叫“宾语”?“宾”不是“宾客”、“来宾”这样的意思吗? 男孩都把鸟儿给杀了,还当它是“宾客”?
这些问题,问得我左支右绌,不知如何回答才能让孩子明白。孩子也非常痛苦。
我们就这样纠结着度过了暑假补课时间。
开学后,这个学生的学校里举办了开学测试。这次测试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,测试结果将决定学生分到哪个班级。
这个学生的英语成绩是 37 分!
家长跟我所在的机构的老板打电话聊起来,最后家长说:“我孩子暑假补习英语一点效果都没有哎,学费都打水漂了!”
机构老板跟我讲起这个,我羞愧不已。
之后我非常努力地备课,看各种语法书,各种英语教学方面的书。那时我每周花 6 天时间备课,只是为了讲好周末一节课(2 个小时)。这样持续了整整一年时间,然后我才能够讲课让学生一听就懂。
光把课讲得好懂其实还不行。有段时间,我为了让我的课堂充实,不含水分,课前我都是备课做 PPT,很长很长的 PPT,内容相当丰富。上课的时候我不停地讲,想在2 个小时让学生学到尽量多的知识。
说到这里,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可能会心一笑,知道这样的课效果不会好。
的确如此,一段时间后学生参加考试,成绩不佳。
因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,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,而不是老师教了多少。可是我当年不明白这一点,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意识到“生本教育”这 4 个字的真正涵义。
后来我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,时不时遇到有家长跟我说:“周老师,你上课就多讲课,别让孩子上课的时候做题。他回家我会安排他做题的。”
这不就是跟我以前犯过的错误一样吗?
所以,即使家长自己英语水平还不错,如果没有几年的教学经验,也不意味着他们就能辅导好自己的孩子。如果孩子是毕业班的学生,马上面临着中考、高考了,还是请有经验的专业老师来辅导吧,效果和效率会好不少。